

世界遺產中文名稱:
泰山
英文名稱:
Mount Taishan
所屬區域:
亞洲及大洋洲
所屬國:
中國China
遺產類別:
自然(iii) ;文化(i) (ii) (iii) (iv) (v) (vi)
種類:
綜合遺產
所在地:
橫亙於山東省濟南與泰安市中心,泰安主峰Spanning the cities of Tai’an and Jinan in central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main peak in the city of Tai’an
方位:
N36 16 E117 06
列入世界遺產時間:
1987年入選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莊嚴神聖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泰山以泰山主峰為中心,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薄,享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相傳遠古時即有72位君主來到泰山巡狩祭祠,秦始皇登峰遇雨,留下五大夫松的傳說;漢武帝八至泰山,驚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泰山日出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誌,每當雲霧瀰漫的清晨或傍晚,遊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看,就可能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裏面,好象佛像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所以被稱為“佛光”或“寶光”。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象,它的出現是有條件的。

<地層地貌>
泰山的形成,歷經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泰山運動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運動奠定了泰山的基礎,喜馬拉雅山運動造就了泰山的雄偉和今日泰山的總體輪廓。泰山有豐富的地殼運動遺跡,具有世界意義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
泰山的形成,歷經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泰山運動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運動奠定了泰山的基礎,喜馬拉雅山運動造就了泰山的雄偉和今日泰山的總體輪廓。泰山有豐富的地殼運動遺跡,具有世界意義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
<植被古木>
泰山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植被覆蓋率達80%,從山麓拾級而上,可依次見到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木草叢,林帶垂直界線分明,植被景觀各異。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植被覆蓋率達80%,從山麓拾級而上,可依次見到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木草叢,林帶垂直界線分明,植被景觀各異。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四季>
泰山的四季更是別具風味:春回大地,萬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萬壑青”,泰岱春曉的美景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人前來踏青賞春: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黃的迎春柳和連翹花綴滿枝頭;西溪兩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開放,花白如絮,花香襲人;岱頂大片的湖北海棠綻開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泰山的四季更是別具風味:春回大地,萬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萬壑青”,泰岱春曉的美景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人前來踏青賞春: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黃的迎春柳和連翹花綴滿枝頭;西溪兩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開放,花白如絮,花香襲人;岱頂大片的湖北海棠綻開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由此可見,泰山從自然到文化以及兩者的有機融合,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人類最珍貴的遺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