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1日 星期一

Mount Taishan 泰山

Mount Taishan 泰山




世界遺產中文名稱:
泰山
英文名稱:
Mount Taishan
所屬區域:
亞洲及大洋洲
所屬國:
中國China
遺產類別:
自然(iii) ;文化(i) (ii) (iii) (iv) (v) (vi)
種類:
綜合遺產
所在地:
橫亙於山東省濟南與泰安市中心,泰安主峰Spanning the cities of Tai’an and Jinan in central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main peak in the city of Tai’an
方位:
N36 16 E117 06
列入世界遺產時間:
1987年入選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莊嚴神聖的泰山,兩千年來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對象,其山中的人文傑作與自然景觀完美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國藝術家和學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國文明和信仰的象徵。


泰山以泰山主峰為中心,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薄,享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稱號。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相傳遠古時即有72位君主來到泰山巡狩祭祠,秦始皇登峰遇雨,留下五大夫松的傳說;漢武帝八至泰山,驚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泰山日出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誌,每當雲霧瀰漫的清晨或傍晚,遊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看,就可能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裏面,好象佛像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所以被稱為“佛光”或“寶光”。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象,它的出現是有條件的。



<地層地貌>
泰山的形成,歷經了自太古代至新生代各個地質時代的演變過程。泰山運動形成了巨大的山系,燕山運動奠定了泰山的基礎,喜馬拉雅山運動造就了泰山的雄偉和今日泰山的總體輪廓。泰山有豐富的地殼運動遺跡,具有世界意義的地質科學研究價值。

<植被古木>
泰山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植被覆蓋率達80%,從山麓拾級而上,可依次見到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木草叢,林帶垂直界線分明,植被景觀各異。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藥用植物111科462種。

<泰山四季>
泰山的四季更是別具風味:春回大地,萬物更生。泰山上下“松拱一天翠,草生萬壑青”,泰岱春曉的美景吸引著無數的中外遊人前來踏青賞春:紅的桃花、白的杏花、金黃的迎春柳和連翹花綴滿枝頭;西溪兩岸的刺槐花自下而上次第開放,花白如絮,花香襲人;岱頂大片的湖北海棠綻開蓓蕾,整座泰山像是成了花的海洋。
由此可見,泰山從自然到文化以及兩者的有機融合,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人類最珍貴的遺產。








Dazu Rock Carvings大足石刻











世界遺產中文名稱:
大足石刻






英文名稱:
Dazu Rock Carvings
所屬區域:
亞洲及大洋洲
所屬國:
中國China
遺產類別:
文化(i)(ii)(iii)
種類:
文化遺產
所在地:
重慶市大足縣Dazu County, Chongqing Municipality
方位:
N29 42 04 E105 42 18
列入世界遺產時間:
1999年入選
符合條件說明:
標準(i):大足石刻代表的是中國石刻藝術的頂峰,是以其高超的藝術價值和風格主題的多變所表現。標準(ii):印度的佛教密宗,和中國的道教及儒學思想在此融合,產生愈有原創和重要性的精神和諧。 標準(iii):對宗教思想採兼容並蓄的帝制中國,可從大足石刻藝術看到一個具體說明。 <石壁群像>
<臥佛與栩栩如生的雕刻><佛教中的地獄>
大足縣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大丰大足"而得名,位于重慶南部,西距成都240公里,東距重慶81公里,幅員面積1390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 大足縣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全國首批旅游開入縣,在這塊神奇的土地,造就了毓秀鐘靈的河山和悠久的曆史文化,留下了眾多的文物古跡。石刻藝朮星羅棋布,石刻造像不胜枚舉,有晚唐至清代的石刻100余處,造像6萬余尊。其中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2個,省級11個,市級8個。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刻規模最宏大,內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在公元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二日被列入 <<世界文化名錄>>,始于晚唐,曆經五代,盛于南宋,是我國晚期石刻藝朮代表作。具有很高的曆史、藝朮、科學研究价值,與云崗、龍門石窟鼎足而立,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說,被中外游人譽為東方藝朮的明珠、石刻觀止。http://whc.unesco.org/en/list/912(部份轉貼自http://www.what.org.tw/db/detail.asp?hid=281http://www.cmlab.csie.ntu.edu.tw/~chenhsiu/index.php?page=Photo&section=bigfoot)

(修改)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Bam;巴姆城和它的文化風景 ,簡要說明: 巴姆城位於伊朗高原的南部邊緣的一個沙漠環境裡,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有著燦爛歷史的巴姆古城全部由泥磚、黏土、稻草和棕櫚樹幹建成。它是伊朗的象徵。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曾號召,每個伊朗人都應該在一生中前往巴姆一次。兩千年來,古老的巴姆城堡一直矗立在伊朗東南部的荒漠中,吸引著無數的商旅和朝聖者來到這片沙漠中的明珠——巴姆。繁茂的棕櫚樹和路旁宜人的小噴泉,通常都是那些從沙漠中穿行了幾個小時來到這裏的旅行者對巴姆市的第一印象。在伊朗東南部這片水源奇缺的地區,巴姆卻有著連綿不斷的棕櫚樹林和美麗的柑橘園。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使巴姆成爲了一個相當富足的農業城市。巴姆是伊朗主要的椰棗生產地,這裏生產的椰棗一直享有美譽。幾千年來,巴姆市對於往來穿行於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來說都是一個沙漠中安樂舒適的綠洲,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這裏也因此成爲絲綢之路上主要的商貿與軍事重鎮。巴姆地處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東南角,靠近伊朗與巴基斯坦邊境。作爲千百年來歐亞貿易商路上的一個重鎮,這座綠洲古城位於現今的巴基斯坦以西350公里,波斯灣以北450公里。無論對於朝哪個方曏行進的旅者來說,巴姆都是理想的歇腳地。 巴姆城中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堡一直都是巴姆人的驕傲。與世人熟知的希臘雅典的神廟和意大利的古羅馬大劇場相比,巴姆古城似乎有些神秘。但是這裏卻有著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風韻,穿過古城的入口處,當游人與古老的巴姆古城面對面之時,當與2000年連延不斷的歷史與滄桑相遇時,沒有人不爲之所動。 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公寓、學校、清真寺、體育館、浴場仍然如衕當年興建時一樣,生動地矗立在你的面前,那些泥土與沙石的建築仍然保持著以前的風貌。在這裏,你並不需要多少想像力就可以清晰地瞭解幾百甚至幾千年前這裏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公寓、商店、市場以及清真寺之間華美的拱道與狹小的弄堂巧妙地暗示出不衕的私密區域和公共區域,穿行其間,仿佛在一點點輕輕地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http://whc.unesco.org/en/list/1208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




Bam;巴姆城和它的文化風景 ,簡要說明: 巴姆城位於伊朗高原的南部邊緣的一個沙漠環境裡,伊朗克爾曼省巴姆市有著燦爛歷史的巴姆古城全部由泥磚、黏土、稻草和棕櫚樹幹建成。它是伊朗的象徵。伊朗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曾號召,每個伊朗人都應該在一生中前往巴姆一次。兩千年來,古老的巴姆城堡一直矗立在伊朗東南部的荒漠中,吸引著無數的商旅和朝聖者來到這片沙漠中的明珠——巴姆。繁茂的棕櫚樹和路旁宜人的小噴泉,通常都是那些從沙漠中穿行了幾個小時來到這裏的旅行者對巴姆市的第一印象。在伊朗東南部這片水源奇缺的地區,巴姆卻有著連綿不斷的棕櫚樹林和美麗的柑橘園。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使巴姆成爲了一個相當富足的農業城市。巴姆是伊朗主要的椰棗生產地,這裏生產的椰棗一直享有美譽。幾千年來,巴姆市對於往來穿行於古老的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來說都是一個沙漠中安樂舒適的綠洲,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裏這裏也因此成爲絲綢之路上主要的商貿與軍事重鎮。巴姆地處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東南角,靠近伊朗與巴基斯坦邊境。作爲千百年來歐亞貿易商路上的一個重鎮,這座綠洲古城位於現今的巴基斯坦以西350公里,波斯灣以北450公里。無論對於朝哪個方曏行進的旅者來說,巴姆都是理想的歇腳地。 巴姆城中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堡一直都是巴姆人的驕傲。與世人熟知的希臘雅典的神廟和意大利的古羅馬大劇場相比,巴姆古城似乎有些神秘。但是這裏卻有著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風韻,穿過古城的入口處,當游人與古老的巴姆古城面對面之時,當與2000年連延不斷的歷史與滄桑相遇時,沒有人不爲之所動。 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公寓、學校、清真寺、體育館、浴場仍然如衕當年興建時一樣,生動地矗立在你的面前,那些泥土與沙石的建築仍然保持著以前的風貌。在這裏,你並不需要多少想像力就可以清晰地瞭解幾百甚至幾千年前這裏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公寓、商店、市場以及清真寺之間華美的拱道與狹小的弄堂巧妙地暗示出不衕的私密區域和公共區域,穿行其間,仿佛在一點點輕輕地揭開歷史神秘的面紗。http://whc.unesco.org/en/list/1208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亞洲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 ;北美最高峰第拿里峰 ;大洋洲最高峰卡茲登茲峰; 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 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 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斯峰

2007年3月16日 星期五

chapter1 (P30) reflections 的第一題

我對地理與環境的期望,就是希望能在這門課的學習過程中,能從老師的教學中得到許多世界上不為人知的美景與對大自然的知識。

作業

世界遺產:Bam and its Cultural Landscape(b9542098)